大家都知道,在寒冷的冬季空調的制熱效果不是那么理想,那么空調究竟為什么冬季制熱效果不好,有哪些因素導致?下面給大家講一講空調制熱效果不好的常見因素。
1、空調制熱的主要原理是什么?
空調制熱時,氣體氟利昂被壓縮機加壓,成為高溫高壓氣體,進入室內機的換熱器(此時為冷凝器),冷凝液化放熱,成為液體,同時將室內空氣加熱,從而達到提高室內溫度的目的。液體氟利昂經節流裝置減壓,進入室外機的換熱器(此時為蒸發器),蒸發氣化吸熱,成為氣體,同時吸取室外空氣的熱量(室外空氣變得更冷)。成為氣體的氟利昂再次進入壓縮機開始下一個循環。
2、為什么天氣越冷,制熱效果越差?
天氣越冷,室外溫度低,空調制熱從室外空氣環境中吸收空氣熱量的難度加大,導致制熱效果相對較差。
3、制熱過程中,為什么室內機運轉一段時間內停止送風,幾分鐘又自動開啟?
空調器在化霜。在化霜過程中室內機就會停止工作,化完后又會繼續工作。在冬天制熱時,由于室外機換熱器(即冷凝器)的蒸發溫度低于零度,會使流經冷凝器的室外空氣凝結在翅片上并結霜,結霜會影響冷凝器的換熱面積以及空氣的流通量,從而影響空調的制熱效果。
4、如何判斷一個空調制熱是否正常?
空調器制冷制熱檢驗的標準:開機15-20分鐘以后,在距室內進出風口10—20mm處用溫度計的檢驗頭測量溫度,制冷時進出風口溫差應不小于10℃,在制熱狀態下(熱泵型空調)進出風口溫差應不小于15℃,電輔熱型空調進出風口溫差應不小于23℃;
5、出風口溫度的高低,為什么不能代表空調有問題?
空調正常的判定和衡量的標準主要是看空調在制熱時,內機進風口和出風口溫度差來判定的,只要兩者溫度差達到標準,可以判定空調沒有問題。出風口溫度高低有很多因素影響,一是機器與環境的匹配問題,二是房間溫度的高低,還有其他外部影響等。
6、為什么空調一直開機,達到一定溫度后,溫度上升很慢?
房間溫度低,所以空調制熱對房間溫度的提升就比較明顯。隨著房間溫度的提升,室內溫度和室外溫度差加大,那么室內向室外傳遞的熱量就會越多,因而室內溫度上升就會變慢。溫度差達到一定程度時,空調器產生的熱量剛好都被傳遞到室外中和掉,所以在這種程度下,溫度就不會再往上升。
7、為什么空調在制熱時,會經常聽到霹靂啪啦的響聲?
空調內機大多外觀件是由塑料做成,當在制熱時(制冷時也同樣),塑料件會有熱脹冷縮,殼體微小變形就會產生聲音,屬正常情況,等塑料件定型后此情況會慢慢消失。
8、為什么有時空調開機有異味?
(1)新裝修房間的味道吸入空調器內;
(2)房間內的其它異味源吸入空調器內;
(3)新裝機器短期內有輕微塑料味,很快就會消失;
(4)空調器空氣過濾網長時間未清洗。
9、制熱時為什么是室內機不流水,室外機流水?
制熱和制冷剛好相反,室內機的工作和室外機的工作情況互換了一下。制冷時是室內機流水,制熱剛好相反,室外環境溫度太冷而產生的霜附在翅片上,到一定的時候需要將霜融化成水流下去。
10、為什么室內機有時風聲忽大忽?
一種情況是空調過濾網臟,過風不均勻,再一種情況是空調在制熱時,為了確?照{吹的熱風,室內電機根據熱量自動調節風速,出現一會高風一會低風,屬正常情況。
11、為什么制熱時,室內機偶爾會有“嘩嘩”流水聲?
空調運轉過程中制冷劑由液態變為氣態、由氣態變為液態,這是空調制冷制熱正常的物理現象。制冷劑在空調管路中高速流動受到一定阻力,產生流水的“嘩嘩”聲,是正,F象,夜深人靜的時候,特別明顯。
12、為什么制熱時,開機過一會才有熱氣出來?
主要是我們機器進行了人性化設計,設計了防冷風功能。制熱時,熱量的積聚和提升有一個過程,如果一開機就有風出來的話也是冷風出來,在冬天本身就很冷的情況下,在開機時突然受冷風一吹,人很容易感冒,一般在正常的情況下,熱風要在3-5分鐘左右,具體要看當時室外環境溫度,戶外溫度低時間長,戶外溫度高時間短。
13、在制熱時,為什么關機后空調還在吹風?
空調設計有散余熱功能,一關機,如果風扇也馬上停止工作的話,就會有一部分余熱在機器里面,容易對一些塑料件造成變形。
14、為什么制熱時未達到設定溫度就停止工作,是何原因?
因為熱空氣輕,積聚在房間上半部分,因而設置溫度比實際感受到的溫度有差距,此時應把遙控器溫度設定高一些。
15、為什么空調器開機半小時房間溫度還達不到理想的效果?
因為熱空氣上浮原因,普通空調制熱過程中熱空氣剛吹到人,就上升了,所以空調開著人仍然會覺得冷。
因此購買空調時導風板的上下掃風角度也很關鍵,建議一般購買:雙驅雙導風板空調熱氣直達地面,大運動導風板上下180度地毯式送暖。
16、如何應對冬天空調制熱效果不理想的問題?
(1)這個季節制熱,看看空調遙控器是否打開電輔熱功能,遙控器上有個“干燥輔熱”按鍵,打開后空調遙控器會顯示“輔熱”,此時輔熱打開,提升制熱效果;
(2)可將空調調為“超強”檔,空調風速和壓縮機運行頻率提升,進一步保證制熱效果;
(3)空調制熱時導風葉片會向下送風,確保熱氣都朝下吹,如果空調導風葉片不是向下,則要調節空調“上下掃風”,保證導風板向下,效果要好些;
(4)查看空調制熱出風量如何,如果出風小,建議顧客將過濾網清洗下,過濾網堵塞也會影響空調制熱效果。
空調不制熱維修
1、 使用不當
空調在長期時候后沒有及時的清洗濾網以及內部造成空氣流通堵塞,一定程度上會影響空調的制熱效果。
蒸發器、冷凝器塵垢太厚,也會降低換熱效果,導致制熱能力下降,耗電量增加;制熱溫度設定過低。
而空調房間門縫、墻洞未堵死,或是開窗開門頻繁,造成室內熱量流失等都會是無意間造成空調制暖不強勁的原因。
2、環境因素
冷暖型空調分熱泵型、熱泵輔助電熱型和電熱型三種產品,在制熱量相等條件下,前兩種耗電比第三種約小一半,考慮到供電容量和用電費用,現在的家庭普遍選擇前兩類空調(但應注意它們的使用條件,前兩種只適用于-5℃以上的環境下,顯然對北方地區不適用)。
熱泵型空調器,制熱時環境溫度過低,空調能效比也降低,在較冷的冬天制熱效果不理想,這是正,F象。對于無自動除霜的熱泵型空調器,它使用的最低環境溫度;是零上5℃,低于這個溫度就不制熱或效果很差,這是因為外部換熱器上積霜堵住了空氣流動,不能再從外界吸入熱量的緣故;對于有自動除霜的熱泵型空調器,它使用的最低環境溫度也是-5℃,低于這個溫度也不能有效制熱。
3、制冷循環系統、控制系統故障
(1)制冷劑不足
冷劑泄露或是不足原因導致,這時可簡單的進行自測來辨別是否漏氟。
(2)四通閥串氣
熱泵型空調通過四通閥來切換制冷和制熱狀態。若四通閥串氣,則有部分本應參與熱交換的制冷劑在四通閥處直接由壓縮機出氣管返回到回氣管,導致參與熱交換的制冷劑減少,熱交換效率下降,從而引起制熱量不足。
(3)單向閥(又稱止逆閥)漏氣
當單向閥漏氣時,制冷系統的高、低壓壓差下降,室外熱交換器的溫度上升,從外界獲取的熱量減少,導致制熱量不足。當出現空調制冷正常、制熱量不足故障時,通過檢測系統運行時的壓力,會發現低壓側壓力上升,高、低壓壓差下降。
(4)化霜控制器失靈
熱泵型空調在制熱狀態時的蒸發器位于室外機組內,對于采用熱沖霜化霜裝置的熱泵型空調,若化霜控制器失靈,使空調無法及時轉入化霜運行狀態,則會出現熱泵制熱時蒸發器結霜現象,影響空調制熱的熱交換效率,導致制熱量不足、甚至停機。
此時應著重觀察是否存在以下現象:化霜感溫器件錯位、觸頭粘邊或接觸不良,風機葉輪打滑或風道阻塞,電磁閥或啟動繼電器失效。
(5)輔助電加熱功能失效。
現在熱泵輔助電熱型空調普遍采用PTC電輔助加熱技術,PTC電輔助加熱技術可在超低溫條件下迅速制熱,效力強勁,安全可靠,可長期使用。若電輔助加熱控制電路或電輔助加熱設備出現故障、不能正常工作,在環境溫度比較低時,會導致空調制熱量不足,甚至在環境惡劣時空調完全不制熱。
對于熱泵輔助電熱型空調,若出現環境溫度較高(在5℃以上)制熱正常,而環境溫度較低(在0℃以下)制熱量不足或不制熱,則應懷疑電輔助加熱控制電路或電輔助加熱設備出現故障,維修時應著重檢查這兩個部分。
空調一直是一個耗電大戶,無論是夏天還是冬天,空調一開,就要占電費的大半。市面上空調的制熱原理通常是將氣體氟利昂放入壓縮機加壓,變成高溫高壓氣體。然后進入室內機的換熱器,冷凝液化放熱,成為液體,同時將室內空氣加熱,從而達到提高室內溫度的目的。這一個過程會產生大量損耗,大概只有70%的電能可以轉化為熱能。
而冬天在零攝氏度以下,制熱效率大打折扣,空調也就更耗電了,而電費則是要消費者來買單。相比之下,在相同的使用面積、時間、溫度的情況下,空調的使用費用也要比暖氣片費用高得多。并且空調在運行的時候,由于壓縮機需要高強度工作,運行時帶來的噪音也是不能避免的。
冬天如何正確使用空調?
一般夏天人體最舒適的體感溫度是26℃-28℃,而冬天人體感到最舒適的溫度則是18℃-24℃。溫度過高或過低都會感到不適,若溫度過低,人體會感到寒冷,血管收縮,容易感冒甚至引發心血管疾病。而空調房內較為干燥,所以最好在室內放幾盆清水,增加室內濕度,防止室內空氣過干引起人體的不適。
另外,定期給室內環境通風換氣,每天最少開窗通風1-2次,如果天氣比較寒冷,可以適當減少開窗時間。如果天氣較好,開窗時間可以適當放長,保持室內空氣新鮮也能有效減少細菌病菌的滋生。除了保持室內空氣清新,自身補水也不能少,時不時的喝幾口水補充水分。此外,冬天也不要頻繁洗澡,一般一周1-2次為宜。因為應付復雜天氣,人體會形成一層油脂保護層,頻繁洗澡會破話保護層,人體會更容易失去水分。
其實冬季嚴寒,大家也要盡量減少室外活動,而空調取暖并不是最可取的方案。相比之下,多穿兩件衣服,多蓋兩層被子,或者準備一個取暖器之類的安全電器,既能讓室內空氣保持清新、舒適,也能起到一定的取暖效果。雖然這些方案的取暖效果不如空調,但是對人體的損害要小得多。
為什么空調冬季比較耗電。舉個例子來說,假設室內溫度同樣設定為25度,夏季室溫30-35度時,空調需要將室溫降低5-10度,而冬季室溫為零下10度到0度時,空調需要將室溫升高25-35度,對比一下,就會發現冬季的室內外溫差遠大于夏季,所以要是溫達到設定溫度時,空調需要更長的工作時間與更大的動力,也就會更耗電,而且冬季使用空調的時間會比夏季更多。
空調制熱時外機表面會結冰結霜,反復停機化霜,會使治療效果明顯下降,所以主流暖空調都帶電輔加熱的功能,彌補供暖不足的情況,因此也會更加耗電?照{的制熱效果不好,可能是因為屋子的空間大小與空調的馬力不匹配。那么如何解決空調制熱效果不好的問題呢?
第一種方法,將風量調到最大,但是如果實際出風量很弱的話,或許是室內機的過濾網被灰塵堵住了,拿下來清理一下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了。第二種方法主要是針對空調打開幾分鐘后依然只出涼風的情況,首先是檢查室外機的風扇前的保護網是不被垃圾堵住,如果清理后依然沒有改善,很可能就是內部元件出了毛病,要找廠家來檢修。第三種方法是針對制熱效果的,一般來說匹數大一些的制熱效果會更快,如果長時間使用空調的話,變頻空調比定頻空調更節能,也舒適度更高;至于價位的話,家用電器不是奢侈品,是拿來用的,不要選最貴最便宜的,適中就好。